楊瀚森是想象力的勝利

(本文發布於10月27日,作者是RealGM Analysis的記者Jack Tien-Dana,文章內容不代表譯者觀點。)
自2015年以來,中國已建成了超過15000英裏的高鐵,並計劃到2035年再增加近20000英裏。今年,來自浙江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骨膠”,可以在幾分鍾內治愈骨折。這是屬於中國的時代,而現在他們還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尼科拉-約基奇。
楊瀚森在今年的選秀中被波特蘭開拓者隊以第16順位選中,成為自2007年易建聯以來首位在首輪被選中的中國球員。雖然楊瀚森顯然不是下一個約基奇,但他代表了新一代的內線球員,他們在約基奇的影響下成長起來。像申京和德裏克-奎因一樣,楊瀚森是一名技術嫻熟的低位創造者和傳球手,他的持球技巧比他的無球威脅更具有價值。
僅憑他在夏季聯賽和季前賽的表現,楊瀚森已經引起了轟動。在中國,他參加的夏季聯賽比賽收視率甚至超過了NBA總決賽;他的每一個高光瞬間都在TikTok上迅速走紅。他是開拓者的門麵,但會是開拓者的未來嗎?
在NBA的進攻體係中,後衛和控球手主要驅動著比賽的進程,但大個子決定了上限範圍的可能性;他們就像是你拚字遊戲中的元音字母,是你詩句中的韻律和節奏。
因此,中鋒球員的缺陷往往與球隊的整體表現緊密相連。一個身材矮小的控球後衛或不會運球的側翼球員,可以通過進攻的體係來掩蓋他們的問題,但中鋒本身就是這個體係的核心。如果每次在開闊地帶持球時,你的中鋒都像看到屋子裏有鳥一樣驚慌失措,那麽你的後衛就隻能從不具有威脅的位置發起進攻。如果中鋒是位糟糕的內線防守者,那麽你的球隊防守也不會好到哪裏去。一場比賽、一輪係列賽的結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那些最大個的球員,而不僅僅是最好的球員。

因此,楊瀚森的球員賣點在於,他的優勢可能讓他成為球星,但他的弱點也可能使他無法成為首發球員。在選秀前,楊瀚森普遍被認為是一個值得長期培養的項目,但他已經在10場夏季聯賽和季前賽中表現出色,換算成場均每36分鍾,楊瀚森可以得到15.1分、7.1個籃板和3.9次助攻,這與他去年在CBA的表現大致相同。
楊瀚森是一位充滿想象力的球員。他不僅能夠假動作後做背後運球,還能在人群中完成轉身挑籃,而這些動作對於大多數七尺長人來說是難以想象的。盡管隻有20歲,他已經擅長給防守者製造懸念,在進攻的最後一刻才暴露自己的真實意圖,用巧妙的腳步和穿插動作讓防守者措手不及。
此外,楊瀚森還是一位天賦異稟且極具感染力的傳球手。當他接到球時,隊友們會立刻活躍起來,圍繞著他進行即興的傳切配合和運球交接。他的存在激發了隊友的積極性,這讓他們更願意跑位內切,因為隊友們知道他們努力會得到回報;他們也願意將球傳給他,因為楊瀚森總是樂於把球回傳給他們。
在球隊沒有球霸控衛(或主教練)的情況下,理論上楊瀚森能夠讓開拓者在他們的最佳球員與最佳陣容之間找到平衡。由於楊瀚森能夠承擔更多的傳球責任,像謝頓-夏普、卡馬拉和阿夫迪亞這些不太願意傳球的球員可以更加專注於得分。一旦斯庫特-亨德森從腿筋撕裂的傷勢中恢複,很容易想象的到,開拓者將圍繞這位高位組織手,布置一個充滿活力且以他為核心的進攻體係,類似於“Light The Beam”的國王隊。
然而,盡管楊瀚森給了開拓者一個光明的未來,但他可能在短期內會被送往G聯賽。在開拓者的賽季首戰中,楊瀚森僅出場五分鍾,搶下一個籃板並投失了唯一的一次投籃。雖然他在輕鬆隨意的季前賽中有著不錯的表現,但他目前還無法匹配得上真正的NBA比賽的速率和強度。

盡管天賦滿滿,但楊瀚森在身體條件上仍顯不足,這使得他難以在實際比賽中有所發揮。目前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楊瀚森已經明顯落後於克林根和(最終)羅伯特-威廉姆斯,這兩位都是傳統的、能夠保護籃筐的中鋒。楊瀚森的所有高大上的概念價值都被其現實的身體條件所掩蓋。他跑起來像是手裏拿著一杯冰咖啡,試圖趕在電梯門關閉前趕上電梯;他的動作僵硬,肩膀窄小,臀部位置較高。克林根和威廉姆斯可能不會顛覆他們場上位置的職責,但他們身材高大,能夠封蓋投籃並搶下籃板。他們做到了隻有大個子才能做到的事情。
隨著球隊逐漸傾向於使用小球陣容,楊瀚森可以被視為大個子球員發展現狀的一個縮影。最優秀的後衛基本上是普通後衛的升級版,而統治聯盟的中鋒們,則與大多數徘徊在聯盟邊緣的中鋒們打著截然不同的比賽;有幾十位七尺長人能夠跳得很高並封蓋投籃,但隻有一個約基奇。從這個意義上說,楊瀚森有可能真正成為中國的約基奇,但更多的可能性是他更接近於中國的德魯-蒂姆,他的技能集被身體條件所限製。像他這樣的球員通常會成為球星——隻是大多數是在非NBA聯賽中。
因此,楊瀚森追求偉大的機會與他成為優秀球員的概率是相衝突的。如果他在防守端沒法迫使對方出現失誤,即使他能自己搶下籃板並發起快攻也無濟於事;如果他無法在對抗中完成得分,那麽他絲滑的低位動作也不會給他帶來任何結果。大個子的命運取決於他能否做好小事。隻有先做到預期的基本功,才能成就非凡。
原文:Jack Tien-Dana
編譯:JayCh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