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威很好 但押注克林根+楊瀚森的開拓者該盡快交易套現合同年的他

譯者注:本文原發表自FanSided,作者是Reese Kunz,文中數據均截至原文發稿前(當地時間11月2日),文中觀點與譯者及平台無關。
羅伯特-威廉姆斯已然回歸,狀態健康且極具影響力。但這也正是波特蘭開拓者隊必須將他交易出去的原因。
在開拓者隊擊敗丹佛掘金隊的比賽,他登場11分鍾,展現出了昔日威廉姆斯的影子,作為替補為球隊注入活力,有效地為多諾萬-克林根分擔了壓力。盡管威廉姆斯作為一名具備攻防雙向影響力的球員,其價值對開拓者來說是一個令人鼓舞的跡象,但他們同樣不能忽視全局形勢。
開拓者隊必須及時止損,與羅伯特-威廉姆斯分道揚鑣
不幸的是,威廉姆斯的職業生涯一直受到傷病的嚴重困擾。他本應是開拓者隊送走霍勒迪換回的關鍵籌碼,但在過去兩個賽季裏,他僅出戰了26場比賽。
除此之外,開拓者隊在近期的選秀布局中,已經明確了對中鋒位置的重點投入。在過去的兩次NBA選秀大會上,開拓者隊先後在首輪選中了潛力中鋒多諾萬-克林根和楊瀚森,球隊已經將未來內線的建設重心放在了這兩位年輕球員身上。隨著威廉姆斯的傷愈回歸,球隊中鋒位置的出場時間競爭瞬間變得異常激烈,年輕的楊瀚森在對陣掘金隊的比賽中被DNP,核心原因就在於球隊無法為三名風格相似的純中鋒分配足夠的上場時間。更關鍵的是,在當今NBA注重攻防轉換、強調空間拉開的戰術潮流下,開拓者隊陣中的這三位中鋒都屬於傳統型內線,缺乏外線投射能力和靈活的移動速度,根本無法勝任大前鋒位置所要求的空間屬性,這進一步加劇了球隊內線人員配置的矛盾。
最後一點,威廉姆斯的合同將在本賽季結束後到期。雖然他在防守特質方麵符合球隊試圖打造的身份,但對波特蘭而言,繼續在威廉姆斯身上進行投資已經不合邏輯。克林根和楊瀚森的職業生涯軌跡從今往後隻會向上發展,這也讓威廉姆斯在球隊中的位置變得愈發可替代。考慮到他常年受困於傷病的體質,開拓者隊陣容中保留這樣一位“奢侈且不穩定”的球員,已經缺乏足夠的現實理由。

回顧上一個賽季,開拓者隊其實已經抓住了機會,在當年二月份之前,通過讓威廉姆斯在有限的健康出戰時間裏展現出高效表現,成功提升了他在交易市場上的價值。然而,球隊管理層在交易截止日來臨之際卻猶豫不前,最終選擇將他留在隊中,令人遺憾的是,僅僅過了不久,威廉姆斯就再次遭遇傷病侵襲,導致球隊錯失了最佳的交易時機。如今,開拓者隊必須從上次的決策失誤中深刻吸取教訓,在本賽季威廉姆斯健康且狀態良好的情況下,更加積極主動地在交易市場上兜售他,尤其是考慮到他即將到期的合同,這已經是球隊收回部分投資的最後機會。
客觀來看,威廉姆斯當前的交易前景確實不容樂觀。聯盟各支球隊都清楚地了解他的傷病曆史——作為聯盟中公認的最易受傷的大個子球員之一,他的健康狀況始終是球隊引進他時最大的顧慮。再加上他持有一份即將到期的合同,潛在的交易下家往往會猶豫是否值得為這樣一位“短期資產”付出可觀的籌碼。從理想情況來看,開拓者隊最希望通過交易威廉姆斯,換來一位具備穩定外線投射能力的可靠替補射手,這樣的球員能夠有效拉開場上空間,為球隊的年輕核心創造更多的進攻機會,從而更好地平衡球隊的陣容配置。但即便是最終的交易回報僅僅是一個未來的次輪選秀權,再加上一些用於薪資配平的邊緣球員,開拓者隊也必須果斷出手,至少要從這筆潛在的交易中獲得一些實際價值。他們絕對不能重蹈覆轍,眼睜睜看著威廉姆斯在合同到期後成為完全自由球員,毫無回報地白白離開球隊;更要避免出現與他續約後,他再次陷入傷病循環,讓球隊的薪資空間被長期占用的糟糕局麵。

不可否認,在威廉姆斯當前狀態良好、場上表現亮眼的情況下,將他留在隊中似乎是一個極具誘惑力的選擇——畢竟一位健康的威廉姆斯確實能在短期內提升球隊的內線防守實力。但對於開拓者隊管理層和教練組來說,他們對威廉姆斯“健康-表現-受傷”的循環故事再熟悉不過了,過去幾個賽季的經曆已經讓他們深刻認識到,依賴這樣一位傷病隱患極大的球員根本無法幫助球隊實現長期發展。因此,開拓者隊必須拿出足夠的決心和勇氣,果斷選擇及時止損,將目光堅定地投向未來,以多諾萬-克林根和楊瀚森這對年輕且充滿潛力的中鋒組合為核心,穩步推進球隊的重建計劃,這才是符合球隊長遠利益的正確選擇。
